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地数据技术服务
详细信息
一.背景介绍
林地是森林的载体,是森林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的源泉,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法》规定,林地是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估时主要是对各类型林地面积及其价值进行评估。
我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我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面积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19亿公顷,人均面积约0.8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我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我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地理遥感生态网平台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要求,对全国2015年林地数据提供产品技术服务,以满足客户科研工作的需求。
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蓄积122.9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
二.案例详情
服务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服务时间 |
2017.11 |
服务内容 |
全国2015年30米林地分布数据 |
本次技术服务的核心是:基于全国2015年Landsat8-OLI遥感影像生产30米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在内的6个一级类和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他林地和高、中、低覆盖度草地等25个二级类型,提取全国林地数据。本次技术服务主要流程如下:
1.数据制作流程
本次数据产品服务主要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数据准备、分类体系建立、解译标志建立、分类解译阶段和对解译结果的精度检查
2.林地分类体系
按照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结合刘纪远等在建设“中国20世纪LUCC时空平台”建立的LUCC分类系统,将林地类型归结为一个一级分类和4个二级分类,具体分类内容和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林地分类系统
一级类型 |
二级类型 |
|||
编号 |
名称 |
编号 |
名称 |
含义 |
2 |
林地 |
- |
- |
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以及沿海红树林地等林业用地。 |
- |
- |
21 |
有林地 |
指郁闭度>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 |
- |
- |
22 |
灌木林 |
指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 |
- |
- |
23 |
疏林地 |
指林木郁闭度为10-30%的林地。 |
- |
- |
24 |
其它林地 |
指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类园地(果园、桑园、茶园、热作林园等)。 |
3.提取方法
林地数据是基于Landsat8-OLI遥感信息源,结合实地调查和其他辅助数据,采用全数字化人机交互作业方法,主要根据对图像光谱、纹理、色调等的认识结合地形图目视解译而成;在内业建立解译判读标志与实现数据获取的基础上,结合外业实地考察验证,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
4.遥感解译标志
由于目视解译更侧重于人的知识的参与,为了减少由于不同人员的主观差异性所造成的误差,提高遥感判读精度,建立统一解译标志是十分必要的。在多个专家的参与下,根据影像光谱特征,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同时参照有关地理图件,对地物的几何形状,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在综合各位专家意见后,最终建立解译标志库,以部分解译标志为例,来说明判读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遥感影像(标准假彩色合成)解译标志
特 征 类 型 |
空间分布位置 |
影 像 特 征 |
|||
形 态 |
色 调 |
纹 理 |
|||
林地
|
有林地 |
不同地貌区域均有分布以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为主 |
受地形控制边界自然圆滑,呈不规则形状 |
深红色、暗红色,色调均匀 |
有绒状纹理 |
灌木林地 |
主要分布在丘陵及河谷两侧 |
受地形控制边界自然圆滑,呈不规则形状 |
浅红色,色调均匀 |
影像结构较粗糙 |
|
疏林地 |
主要分布山区、丘陵地带 |
受地形控制边界自然圆滑,呈不规则形状 |
红色,浅红色,色调杂乱 |
影像结构细腻 |
|
其它林地 |
山地、平原、丘陵均有分布 |
几何特征明显,边界规则呈块状、不规则面状,边界清晰 |
影像色调多样 |
影像结构不一 |
5.质量控制与检查
各工序过程质量按要求进行过程检查 ,需进行100%检查。林地数据抽样检查主要是对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进行空间抽样检查,验证土地利用数据类型定性是否正确。验证的方式主要依靠高分影像(要考虑影像的时效性)与野外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式作业,未达到抽样精度90%的重新修正数据。
6.技术服务成果展示
本次产品加工技术服务成果如图1所示:
图1.全国2015年林地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