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米光学卫星影像(资源一号02D/02E卫星)
浏览次数: 1179 下载次数: 0
5米光学卫星01星(资源一号02D卫星)、02星(资源一号02E卫星)是空基规划中部署建设的高光谱业务卫星,属于自然资源部主持建造的中分辨率对地观测星座,分别于2019年9月12日和2021年12月26日成功发射,以等相位方式组网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单星轨道回归周期为55天,组网条件下可实现最快2天的全球对地重访观测。
5米光学卫星01星是资源一号02C星的接续星,设计寿命五年。该星配置可见近红外相机和高光谱相机两型载荷,其特点是大幅宽观测和定量化遥感信息获取。可见近红外相机在传统的四波段基础上,增加海岸蓝波段、黄波段、红边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形成9谱段宽幅观测能力;高光谱相机可实现高信噪比条件下的166个波段辐射信息获取,可支撑地物的精细化光谱信息调查,满足新时期自然资源监测与调查需求。
5米光学卫星02星继承01星成熟设计并与01星组网运行,设计寿命八年。该星除配置与01星相同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相机外,还新增一台空间分辨率为16米、115公里幅宽的推扫式热红外相机,使得该星进一步具备8μm-10μm的热红外探测能力,形成中等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综合对地遥感观测能力,在支撑常态化调查监测任务,拓展地物的精细识别分类,矿物填图、土壤质量调查、水体水质监测、植被生态遥感评估等应用的的同时,还可服务于钢铁、煤炭等高耗能企业产能情况的综合遥感监测评估,为国家行业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5米光学卫星星座的持续有效运行,将进一步拓展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定量化调查监测能力,支撑及时掌控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状况及变化趋势,是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并可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住房与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相关领域。
轨道和传感器技术参数
项目 | 参数 | |||
---|---|---|---|---|
卫星标识 | 5米光学卫星01星 | 5米光学卫星02星 | ||
卫星重量 | 1840 kg | 2500 kg | ||
设计寿命 | 5 年 | 8 年 | ||
卫星轨道 | 类型 | 太阳同步轨道 | ||
高度 | 约778 km | |||
倾角 | 98.5° | |||
高光谱相机 | 光谱范围 | 0.4 μm~2.5 μm | ||
谱段数 | 166 | |||
地面像元分辨率 | 30 m | |||
幅宽 | 60 km | |||
量化位数 | 12bits | |||
光谱分辨率 | 可见光近红外 (Visible Near-infrared) | 10 nm,共76个谱段 | ||
短波红外(ShortWave infrared) | 20 nm,共90个谱段 | |||
实验室定标精度 | 绝对定标精度5% 相对定标精度3% | |||
可见光/近红外相机 | 光谱范围 | 全色 | B01:0.452 ~ 0.902 μm | |
多光谱 | B02:0.452 ~ 0.521 μm | B02:0.45 ~ 0.52 μm | ||
B03:0.522 ~ 0.607 μm | B03:0.52 ~ 0.59 μm | |||
B04:0.635 ~ 0.694 μm | B04:0.63 ~ 0.69 μm | |||
B05:0.776 ~ 0.895 μm | B05:0.77 ~ 0.89 μm | |||
B06:0.416 ~ 0.452 μm | B06:0.40 ~ 0.45 μm | |||
B07:0.591 ~ 0.633 μm | B07:0.59 ~ 0.625 μm | |||
B08:0.708 ~ 0.752 μm | B08:0.705 ~ 0.745 μm | |||
B09:0.871 ~ 1.047 μm | B09:0.860 ~ 1.040 μm | |||
地面像元分辨率 | 全色:2.5 m 多光谱:10 m | |||
幅宽 | 115 km | |||
量化位数 | 12bit | |||
实验室定标精度 | 绝对定标精度≤7% 相对定标精度≤3% | |||
热红外相机 | 光谱范围 | 无 | 8 μm~10 μm | |
地面像元分辨率 | ≤16 m | |||
幅宽 | ≥115 km | |||
Nedt(K) | ≤0.2(@300K黑体) | |||
动态范围(K) | 240~340(黑体) | |||
测摆能力 | 姿态机动范围 | 俯仰/滚转方向±26° 偏航方向±90° | 俯仰/滚转方向±32°, 偏航方向±90° |
数据下载说明:
数据名 | 操作 |
---|
会员登录后,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下载数据样例,有问题请咨询客服微信(请扫客服微信二维码)
数据使用说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平台权益、扩展数据中心服务、评估数据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地理遥感生态网平台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
中文发表的成果致谢中参考以下规范注明:数据来源于"地理遥感生态网科学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www.gisrs.cn);
英文发表的成果致谢中依据以下规范注明: The data set is provided by Geographic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network platform(www.gisrs.cn)。